芭蕉芋澱粉加工清洗設備
工藝設備:螺旋輸送機、槳葉清洗機、籠式清洗機、自動喂料機、粗破機、二級粉碎機、圓筒分離篩、椎體篩、除砂器、旋流器組、脫水機、烘幹機、中轉罐等
操作流程:上料提升-清洗-二級清洗-初級破碎-二級粉碎-漿渣分離-二次分離-除砂-漿液二次分離-旋流洗滌-脫水-氣流幹燥:
產能設計:2-3t/h 3-5t/h 5-7t/h 8-10t/h 15t/h 20t/h(每小時加工原料芭蕉芋產能,量大可配套定製)
1、工藝先進、造型美觀、布局緊湊;
2、占地麵積小;
3、用人少、勞動強度小、自動化程度高、從洗薯到粉條粉絲生產;
4、能耗低、省水、省電、加工費用低;
5、澱粉提取率高:
6、澱粉質量高,達到國家食用級標準;
7、多功能,可適用於:馬鈴薯、紅薯、芭蕉芋、木薯、葛根、蓮藕等澱粉生產;
8、性能穩定,操作維修簡便
清洗的基本原理
主要是清土豆外表皮層沾帶的泥沙 , 並洗除去土豆塊根的表皮。對作為生產澱粉的原料鮮紅薯或土豆基本, 是保證澱粉質量的基礎 , 清洗的越淨 , 澱粉的質量就越好。
2、破碎的基本原理
土豆澱粉主要儲藏於塊根的肉質部分 , 僅少量儲藏於內皮。碎解的目的就是破壞紅薯的組織結構,使微小的澱粉顆粒能夠順利地從塊根中解體分離出來。從細胞中釋放的澱粉,稱為遊離澱粉;殘留於渣滓內部細胞中的稱為結合澱粉,粉碎是鮮薯加工中為重要的工序之一,它關係到鮮薯的出粉率和澱粉的質量。
3、篩分的基本原理
土豆渣是細長的纖維,體積大於澱粉顆粒,膨脹係數也大於澱粉顆粒,比重又輕於澱粉顆粒 , 將碎解的原漿,以水為介質,使薯渣中含的澱粉漿水進一步濾出。
4、除沙和精化基本原理
泥、沙的比重大於水,又大於澱粉顆粒的比重,根據比重分離的原理,使用旋流除沙,可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。精化進一步精製澱粉。
5、濃縮原理
將澱粉與水及蛋白、細小纖維相分離,增加澱粉濃度,提高澱粉品質,減少沉澱池的數量,提高加工效率。
6、脫水的基本原理
經濃縮或者沉澱後的澱粉仍含有較多的水分,進一步脫水才能進行幹燥。
7、幹燥的基本原理
目前澱粉廠一般采用的氣流幹燥整個工藝時間是在一瞬間完成,因此澱粉顆粒內部水份來不及糊化已幹燥,故不會發生糊化或降解現象。氣流幹燥是並流幹燥過程,即濕粉物料與熱氣流的並流過程,由傳熱和傳質兩個過程組成。當濕澱粉與熱空氣相接觸時,熱空氣將熱傳遞至濕澱粉表麵,再由表麵傳遞至內部,這個過程就是傳熱過程;與此同時,濕澱粉中的水分從物料內部以液態或氣態擴散到澱粉表麵,由澱粉表麵通過氣膜擴散到熱空氣中去,這是一個傳質過程。就是以高溫氣流與濕澱粉均衡地在幹燥管內進行熱交換,使幹燥的澱粉呈粉末狀,冷後即可裝包入庫。
